在刚刚落下帷幕的2012(第十二届)北京国际车展上,电动汽车再次成为亮点。虽然有关电动汽车的研发是近年来节能减排工作的热点之一,但是由于其在安全性、可靠性、便利性以及性价比等方面还差强人意,因此并未真正地“飞入寻常百姓家”,其中动力电池的性能指标是制约我国电动汽车发展的主要瓶颈之一。
5月3日,电工所请到了中国北方车辆研究所的王子冬研究员为科研人员介绍动力电池的评价和测试的方法、难点和重点。
王子冬研究员是国家863计划电动汽车重大项目动力电池测试中心主任,科技部863计划十二五电动汽车重大项目的责任专家,国家四部委新能源汽车示范项目督导组专家,目前主要负责电动车用各种动力电池的测试、评价和产品认证工作。
报告会上,王子冬研究员首先向大家描述了当前动力电池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及其主要原因。电池组作为一个系统工程,除了涉及电池本身的电化学、材料、结构、生产工艺、生产设备以外,还涉及电池箱结构、能量管理系统、散热系统、组合筛选、系统匹配、各种传感器、安全保护系统、系统一体化设计、系统可靠性、测试技术、试验技术、经济等诸多因素。由于国内生产企业技术参差不齐,导致电芯设计缺乏依据且可制造性、生产质量控制等方面比较弱,此外,电池管理系统(BMS)在数据采集的可靠性、电池的荷电状态(SOC)的估算精度、热管理、均衡、安全管理等方面有很大不足。因此,王子冬研究员认为,电池本身、成组连接以及管理系统等问题是今后需要重点研究和解决的问题,这就需要我国首先建立自己的动力电池评价体系。目前,北京市制定了《北京市电动车用高能量型锂离子动力电池及系统订货入选技术规则》,规定了电动车用锂动力电池准入试验的实施条件、试验项目、试验要求、试验方法、评定依据、试验程序以及试验报告的内容,是我国第一个有关电池组评价试验的标准,表明我国已经从门槛测试转向评价测试,意义重大。
此外,与电动汽车用电池的安全性相关的电动车充电方法的选择也是决定动力电池性能的重要因素,王子冬研究员在研究了发达国家在电池充电方面的发展情况后,指出电池组在充电方面应有一个革新的认识,应该打破过去“多载、快充、恒压恒流”的固有意识。
王子冬研究员的报告使与会科研人员对目前动力电池的测试和评价的重要性、测试和评价的方法及其国内外发展情况及国内外差距有了深刻的认识,此外王子冬研究员对于充电方式提出的新的研究思路有益于科研人员从中攫取到新的科研思路甚至是科研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