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日上午,中国科协副主席、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陈赛娟院士受邀做客“中国科大论坛”,做了题为《治愈白血病,实现我们共同的梦想》的学术报告,报告会由生命科学学院田志刚院长主持。
报告会上,陈赛娟院士首先和大家分享了自己科学研究的路程。1989年到瑞金医院创业初期,她从自己洗试管、烧制蒸馏水开始,白手起家,一步步踏实苦干,终于建立了细胞遗传学和分子生物学实验室。由于事先作了充分准备,在1991年7月—10月受邀访问美国纽约西奈山医院肿瘤研究所威克斯曼教授实验室的短短三个月内,她和同事就发现了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APL)中PML-RARα转录本的异质性,又在国际上首次克隆了变异型染色体易位t(11;17)中11号染色体受累的基因。
随后,陈赛娟院士向大家介绍了全反式维甲酸治疗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以及“老药新用”利用砷剂治疗白血病的艰辛研究历程。作为主要实施者,她领导的研究小组在国际上提出了联合应用全反式维甲酸和三氧化二砷靶向治疗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的新思路,使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五年无病生存率达到90%以上,成为国际上第一个可治愈的髓系白血病。陈赛娟院士研究团队用事实证明了癌症是可以治愈的,坚定了有志于从事生命科学和医学研究同学的信心。
报告会结束后,陈赛娟院士在田志刚的陪同下先后参观了集成影像中心、实验动物中心、生物医药中试基地和公共仪器中心。她对生命科学学院的公共支撑系统的人员配备和高效管理给予了高度赞扬。双方就未来可能合作的领域和方式进行了探讨,深化了双方的交流。
陈赛娟教授是中国工程院院士,发展中国家科学院院士,法国医学科学院外籍院士,英国皇家内科医师学院院士,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上海血液学研究所研究员、所长,医学基因组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十届、十一届全国人大代表,十二届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科协副主席。主要从事白血病的细胞遗传学和分子遗传学研究,初步阐明了我国各型白血病染色体变化的主要类型、特征和基本分布格局,建成和发展了一整套白血病分子、细胞遗传学诊断标志体系,为白血病诊断、分型和预后提供了重要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