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7日上午,自然科学史研究所第三期青年学术沙龙在510会议室举行。本所副研究员熊卫民作了题为“毛泽东时代的公共政策:以1950年代的消灭麻雀运动为例”的学术报告。沙龙由所内青年研究员郭金海主持。
熊卫民的研究方向是中国当代科学史、教育史。他特别关注毛泽东时代的科学与政治、科学与社会的关系,出版了《合成一个蛋白质》等著作,并发表了《在科学与政治之间:1964年的北京科学讨论会》、《1958年,中国科学家的选择与遭遇》等重要文章。
在报告中,熊卫民介绍了从1955年到1960年期间,消灭麻雀运动从青少年运动演变为全民运动,到最终结束这一跌宕起伏的历史过程,重新分析了毛泽东、地方领导、大众媒体和鸟类学家、生物学家等角色在这一过程中起到的作用。通过对历史细节的挖掘,报告指出了消灭麻雀运动是在科学家的反对与批评声中由青年运动上升为1958年的全民运动的;这场政治运动所反映的并不是简单的科学与政治的冲突,还反应出科学家之间意见的冲突。消灭麻雀运动留下了大量毛泽东时期公共政策从决策、执行、反馈到修订的史料,为我们提供了分析毛泽东时代的重大政策的难得机会。熊卫民在结论中将毛泽东时代公共政策的特点总结为:草率拍板、仓促上马、禁绝异议,既不科学,也不民主。
熊卫民的报告视角独特,资料详实,为中国近现代科学社会史研究提供了一个既有趣味又具有学术价值的案例。报告结束后,与会的学者、研究生就科学史研究与公共政策研究范式、论文写作的规范、意识形态与科技决策等问题与熊卫民进行了非常热烈的交流。尤其,一些研究生将自己研究过程中的问题也拿来与大家讨论,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青年学术沙龙是研究所青年教师和学生开放的学术交流平台,欢迎所内越来越多的青年人积极参与学术沙龙的活动!
上图为青年学术沙龙会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