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6日,丝绸之路瓜—沙段遥感考古研讨会暨成果推介会在甘肃兰州举行,展示了通过遥感技术与传统考古手段相结合,在瓜州—至敦煌(沙洲)新发现的多处古遗址。
2013年8月—9月,澳门赌场遥感与数字地球研究所王心源研究员与其工作团队利用中-巴资源卫星、Landsat ETM以及资源三号、快鸟等中高分辨率卫星遥感数据,结合文献以及GIS空间信息分析,对瓜—沙段地域进行了分析判读,研究区包括芦草沟古绿洲、疏勒河古河道、汉长城遗址、咸水沟等人迹罕至区域。根据遥感分析提供的遗址疑似点,结合高分辨率卫星影像以及专家分析,2013年8月、10月,遥感地球所以及UNESCO国际自然与文化遗产空间技术中心牵头,与兰州大学、甘肃省考古所、瓜州文物局(博物馆)、UNESCO国际自然与文化遗产空间技术中心联合组成的科学考察队对瓜—沙段进行了两次遥感考古科学考察和野外验证。经本次研讨会专家鉴定,两次考察确认新发现了5处古城遗址,2处民居村落中的13处房址遗迹,1段古渠道遗迹、1条古道遗迹和1处陶窑遗址。专家认为,本次考察进一步证实该区域是一块消失的古绿洲,揭示了其汉唐时期部分原貌,对于研究丝绸之路瓜沙段线路走向、古绿洲变迁、环境演变具有重要意义。参与考察的瓜州文物局李宏伟局长表示,本次考察是将遥感科技手段与传统考古手段相结合,在甘肃河西走廊一次性发现古遗址最多的一次,也是利用现代化手段开展瓜州考古研究取得的一次重大突破。
会上,王心源、李并成、郑炳林、王辉、董广辉等遥感、地理、考古领域的专家分别作了《丝路瓜—沙州段遥感考古与考察初步研究》、《芦草沟下游古绿洲的研究》、《汉唐敦煌罗布泊交通与环境演变》、《河西走廊的考古与历史背景》、《瓜州考察古迹碳十四测年与环境背景研究展望》等研究报告,并就遥感考古在干旱区的巨大潜力、丝绸之路瓜—沙段历史变迁原因、环境演变与古绿洲、古城镇的关系研究以及新发现城址的意义等问题进行了专题讨论。经讨论,专家一致认为,本次科学考察基于遥感影像、历史文献、考古调查资料等多元数据,借助空间信息技术,结合实地考察,实现对研究区快速、准确、广泛的考古调查和研究,并可对研究区的未知遗迹进行一定程度的空间预测。专家同时指出,遥感技术与考古学、历史学、地学等的有效结合,能够为丝绸之路古城镇、古绿洲、古水系、古道路等,以及区域社会经济文化发展变迁的研究提供科学的手段,在华夏文明传承创新区建设、丝绸之路申遗、文化遗产监测预警和预防性保护中发挥重要作用,也可为当代社会经济文化发展提供历史借鉴。
甘肃省科技厅朱晓力副厅长、兰州大学陈发虎副校长等有关领导出席了会议并发表讲话。
瓜州—至敦煌(沙洲)是丝绸之路的一段重要干道,对于研究我国古代丝绸之路交通史、研究生态环境变化具有重要的价值。这一段区域正处于环境变化比较敏感的区域,由于地表戈壁、沙漠以及荒漠遍地,人迹难以到达,给传统田野考古带来了极大困难。遥感考古是利用搭载在卫星、航天飞机、飞机、飞船、飞艇等空间平台上的各类传感器来记录地物目标与电磁波相互作用的特性,根据地貌形态、地物阴影、植被及土壤湿度、霜雪等多种因素在目标地区所形成的不同标志,解释地面或地下遗迹的影像特征。遥感考古具有覆盖范围大、光谱范围大、时空分辨率高、光谱分辨率高以及对考古对象无损探测等特点,使得它特别在戈壁、荒漠、沙漠等人迹罕至遗址地区的考古发现与调查上具有独特优势,并且是其他技术手段无法实现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