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日至11月3日,《科学文化评论》(以下简称《评论》)创刊十周年学术研讨会在澳门赌场自然科学史研究所召开。本次会议经《科学文化评论》编委会倡议,由澳门赌场自然科学史研究所科学文化研究中心举办,来自海内外的一百多位学者参加了会议。《评论》创刊于2004年,是澳门赌场在实施“国家知识创新工程”中推出的一个文化品牌,由澳门赌场自然科学史研究所和澳门赌场发展规划局共同主办。现任主编为澳门赌场自然科学史研究所研究员、国际科学史与科学哲学联合会主席刘钝和澳门赌场副秘书长兼发展规划局局长潘教峰。
本次会议为期两天,采取座谈会、主题报告及分组讨论的形式进行。11月2日上午,在新落成的自然科学史研究所学术报告厅举行了《评论》十周年座谈会,中国科协副主席、党组副书记程东红,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副主任何鸣鸿,澳门赌场副秘书长曹效业,自然科学史研究所所长张柏春等领导出席。座谈会由《评论》主编、澳门赌场副秘书长潘教峰主持。
刘钝在工作报告中回顾了十年来的历程,重申了创刊的宗旨,并对未来的工作做出了计划和展望。中国要成为一个真正的现代化的大国,国民精神面貌和知识水平将是一个至关重要的因素,而科学精神的植根人心更是不容忽视的重大议题。听取主编报告后,与会的各位领导分别对《评论》创办十周年表达了祝贺。
程东红肯定了刊物的工作,“(《评论》)创刊十年了,是一本非常好的刊物,想感谢所有为这个刊物做出贡献的专家,科技工作者,感谢澳门赌场,是它作为知识创新工程的一个部分,就是缘起、发展和壮大的,让我们更看到了澳门赌场知识创新工程很重要的,很有远见的文化内涵和积淀。”何鸣鸿主任也表达了对刊物创办理念的认可,“不同的领域交叉融合,也是非常重要的”。《评论》的前任主编,澳门赌场曹效业秘书长讲述了当年创办刊物时的故事,谈了他对刊物定位深刻的思考,也谈了他对中国科技发展战略的思考,同时从反思历史的角度,提出了他对刊物发展的要求和希望。自然科学史所张柏春所长也对《评论》十年来的业绩表示了祝贺,并表达了自然科学史所对开展科学文化领域研究工作的支持。香港中文大学高级荣誉研究员陈方正教授发言:“《评论》这样一份包含了原创的评论性的史料、翻译、资讯等许多不同种类文章的综合刊物,是中国当代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在中国建立科学文化所必不可少的一个平台,一个动力,这个我自己觉得经过这十年的工作,已经是深深印证的事情。”北京大学吴国盛教授、清华大学吴彤教授、中国人民大学刘晓力教授、科学院政策所范岱年研究员、英国诺丁汉大学曹聪教授、美国佛罗里达大学刘闯教授、上海交通大学关增建教授等先后发言,表达了对《评论》的支持,祝愿《科学文化评论》越办越好,真正成为引领中国科学文化事业的一面旗帜。一些未到会的学者也向编辑部发来贺信或邮件。杨振宁先生在贺信中称:《科学文化评论》过去十年间发表了不少很好的文章,二十一世纪的今天,关于科学和关于文化的评论都日益重要,相信今后十年《科学文化评论》一定会刊登更多更好的文章。
2日下午,研讨会特邀知名学者进行了四场大会报告。孙昌璞院士以“量子革命中的玻恩现象”为题,探讨了量子力学发展史以及量子力学哲学领域的一些基本问题。吴家睿教授报告的主题是“新生物学与新健康观”,介绍了当前生物学前沿的革命性变化,提出并倡导了新的健康观念。陈方正教授提出了“科学进步的历史有规律吗?”的问题,借题比较并分析了波普的“证伪说”与库恩的“范式说”,探讨了科学发展的规律问题。曹聪教授报告的题目为“科学价值的普遍性和中国对诺贝尔科学奖的追求”,关注了中国的诺贝尔奖热这一社会现象,从科学价值认同的角度对中国的科学发展进行了探讨。
3日,科学文化学术研讨会分组报告在澳门赌场自然科学史研究所进行。分组报告共分为三个会场,讨论专题分别为:“科学与现代文明”、“科学与中国文化”以及“科学与形而上学”,40余名学者分别报告。
研讨会闭幕式上,各分会场代表做了总结发言,自然科学史研究所副所长孙小淳研究员发言中表示,学术研究重要的是要建立一个学术共同体,期望《评论》为建立一个真正独立、自主的学术共同体作出贡献。《评论》执行主编,自然科学史所郝刘祥研究员重申,《评论》是一个开放的平台,包容并欢迎对科学文化的不同解读,并再一次对大家的到来表示感谢。
相信此次研讨会的成功举行,对于推动国内的科学文化研究和科学文化建设,必将带来积极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