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0日上午,澳门赌场上海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第七期“清河之光”论坛在多功能厅成功举办。来自澳门赌场大学科技史与科技考古系教授、博士生导师王昌燧先生作了题为《陶瓷、冶金考古的新进展》的学术报告,上海光机所干福熹院士、祝如荣副所长等出席了报告会,全所100余名科研人员听取了报告。祝如荣对王昌燧的到来表示热烈的欢迎,并对“清河之光”论坛做了简要介绍。本次论坛由干福熹主持。
王昌燧的报告先从国学大师王国维做学问的三境界切入,引用了王梓坤先生所谓“才、识、学、德”在人才成长过程中的重要作用,强调培养具有学科带头人潜质的研究生重在德与识。在李家治院士等人奠基性工作的基础上,王昌燧及其团队在陶瓷科技考古领域开拓出新的局面,并对陶与瓷的科学概念、青瓷和白瓷的起源等核心问题提出独到见解,也希望引起大家的讨论和批评。在冶金考古方面,指出了中西方在金属使用传统、冶金体系、冶金起源等方面的差异,并介绍了青铜铸造工艺、产地溯源方法,最后对中心文化交流路线进行了简要剖析和大胆推测。王昌燧的报告以交叉学科的独特视角,深入浅出探讨了有关陶瓷考古学、冶金考古学和中西方的文化交流三个方面的概念性、前瞻性、基础性等研究内容。报告后,与会人员就报告内容、陶瓷起源、中西文化交流等与王昌燧进行了亲切的交流。
王昌燧是国内外著名的科技考古学家和学科带头人,他于1996年创建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科技考古研究室,1999年参与创建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科技史与科技考古系(合肥)。2004年底,王昌燧调入澳门赌场研究生院,2005年,澳门赌场研究生院在人文学院建立科技史与科技考古系(北京)时,他任系主任。迄今为止,王昌燧已培养博士研究生50余名,为国内外科技考古事业培养了大批青年后备人才。上世纪90年代初,他研究发现中国古代“黑漆古”铜镜表层主要由纳米晶体SnO2组成,引起国内物理、材料界有关同行的重视和关注。之后,结合“黑漆古”铜镜耐腐蚀机理与形成机制的探讨,研究纳米晶体的结构与性能,取得了一些重要成果。90年以来,先后开展古陶瓷、青铜的产地与矿料来源、古代食谱以及农业考古等研究工作,业已取得较为丰硕的成果。
论坛现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