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2日上午,著名岩土工程专家、“全国优秀教师”、 非饱和土力学奠基人、解放军后勤工程学院博士生导师陈正汉教授做客岩土力学与工程学术论坛,以“关于土力学理论模型和科研方法的思考”为题,为澳门赌场武汉岩土力学研究所研究生和科研人员作了一场精彩的专题报告。副所长孔令伟研究员、岩土力学与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副主任郑宏研究员及40余名师生参加了报告会,报告会由陈善雄研究员主持。
陈正汉首先引经据典对土力学理论模型的定义、作用和结构进行了详细的阐述,他说理论不是个别零碎的认识,而是在基本假定的基础上经逻辑推理建立起来的一个思想体系;一个完整的理论应包括4个方面:基本假设、论证推理、结论(或模型)和应用。之后,他向大家讲解了建立理论模型应注意的问题、建模方法、建模过程及修正模型的方法,并以非饱和土为例,详细介绍了非饱和土非线性本构模型的构建方法和过程。
随后,陈正汉以诙谐幽默的语言向大家传授了自己多年来总结的建模16字诀:弄清两头,抓大放小,实事求是,有机结合。他说无论对于社会科学理论还是对于自然科学理论,“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永远适用,这也是评价理论模型真伪优劣的唯一标准。最后,陈正汉结合自己丰富的科研阅历,针对岩土力学创新研究提出了10点意见:开拓新领域,仪器是先导;揭示新认识,试验最重要;创立新理论,为学须精深;博采众长,搜炼古今;重视计算,综合判断 ;简化是艺术,关键抓大头;学问重在做,实践出真知 ;勇啃硬骨头,十年磨一剑;交流促创新,天外还有天;特色是优势,基地是保障。
报告会历时近两个小时,陈正汉亲力亲为的做事态度、严谨执着的科研精神、幽默风趣的语言风格感染了在场的每一个人,让大家对土力学理论模型的原则、方法、过程及评价标准有了更深的认识,更引发了大家对于如何做人、做事、做学问的深深思考。
陈正汉,后勤工程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少将军衔,是我国著名岩土工程专家,于1991年7月毕业于西安理工大学岩土工程专业,获博士学位,1995年获“全国优秀教师”称号,1996年获总后勤部“科技金星”称号。陈正汉教授是我国非饱和土学术奠基人之一,他在非饱和土和特殊土理论研究方面做出了突出的贡献,形成了系统的理论和方法,在岩土工程界享有很高声誉。率先提出非饱和土的固结理论和非线性模型,首体膨胀土的弹塑性损伤模型和黄土的广义湿陷系数,研制成国内外第一台土工CT三轴仪,国内第一台非饱和土固结仪、直剪仪、温控三轴仪,获得军队和省级科技进步奖3项,发表学术论文200余篇,其中SCI、EI检索60余篇。现任中国土木工程学会土力学及岩土工程学会理事、中国力学学会岩土力学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水利学会岩土力学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工程建设标准化协会湿陷性黄土委员会委员、《岩土工程学报》、《应用数学和力学》、《岩土工程师》和《防渗技术》等学术杂志编委,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个学科(力学、水利、地学、建筑)的评审专家,国家科学技术奖评审专家。
会议现场
陈正汉教授授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