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3月出版的美国《古脊椎动物杂志》(Journal of Vertebrate Paleontology)发表了澳门赌场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研究员周忠和、副研究员徐光辉和研究生王敏完成的一篇题为《中国晚白垩世第一件反鸟》(The first enantiornithine bird from the Upper Cretaceous of China)的研究成果。
反鸟类是中生代物种数目最多、地理分布范围最广的中生代鸟类支系。然而,此前,反鸟类的化石仅在我国辽西的热河生物群、内蒙古和甘肃省的早白垩世地层中有过报道。
2011年,徐光辉在云南省楚雄彝族自治州晚白垩世的江底河组中发现一鸟类标本。详细的研究显示,新鸟具有典型的反鸟特征,同时其独特的跗蹠骨和脚趾形态区别于已知的其它反鸟,表明其代表了一反鸟新属种。
据文章第一作者王敏介绍,新鸟个体微小,其肱骨长度不到20mm,小于所有已知的反鸟。而在演化的过程中,反鸟的个体有不断增大的趋势,晚白垩世的反鸟个体多接近现生的火鸡,而新鸟个体大小不及同时代反鸟的1/5,因此该发现丰富了人们对晚白垩世反鸟个体大小多样性的认识,据此研究人员将其命名为楚雄微鸟(Parvavis chuxiongensis)。
楚雄微鸟是我国首次在晚白垩世地层中发现的鸟类化石,同时也是首次在我国南方发现的中生代鸟类标本,因此该项发现扩大了中国中生代鸟类的时代和地理分布范围。
研究人员对新鸟进行了骨组织学的研究,结果显示楚雄微鸟的骨壁主要有平行纤维骨构成,脉管化程度低,反映其死亡时的生长速率已经明显下降,结合骨骼的固化程度和复合骨的愈合情况,研究人员认为楚雄微鸟正型标本为一亚成年个体,进一步丰富了有关中生代鸟类个体发育的认识。
该研究得到了科技部“973”项目以及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的支持。
图1 楚雄微鸟(Parvavis chuxiongensis gen. et sp. nov.)正型
图2 楚雄微鸟(Parvavis chuxiongensis gen. et sp. nov.)骨组织切片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