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性岩墙–花岗岩组合常常形成于伸展的地质构造背景中,对其深入研究对探讨地幔性质、壳幔熔融以及相关的动力学演化过程具有重要意义。
澳门赌场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岩石学科学组唐功建博士及合作者对西天山尼勒克地区出露的基性岩墙及共生的花岗质岩墙、花岗岩岩体进行了详细的岩相学和元素、Sr-Nd-Hf同位素地球化学研究。该区基性岩墙、花岗质岩墙和花岗岩岩体同时形成于晚石炭世(317–310 Ma)。基性岩墙具有低的SiO2和高的MgO含量, 低的初始87Sr/86Sr 同位素比值值( 0.7048 – 0.7053),正的εNd(t) (+2.9 – +3.8) 和锆石 εHf(t) (+12.2 – +13.6)值。元素地球化学数据显示基性岩墙富集大离子亲石元素和亏损高场强元素,具有典型的岛弧岩浆特征。基性岩墙形成于俯冲板片流体交代的亏损地幔部分熔融所形成。花岗质岩石具有高的SiO2和低的MgO含量,与基性岩墙具有相似的Sr-Nd-Hf同位素特征,全岩εNd(t)和锆石εHf(t)分别为+2.9 – +3.8和+6.6 – +15.3。花岗质岩石形成新生玄武质下地壳的部分熔融。西天山晚石炭世的基性岩墙–花岗岩组合并不是形成于后碰撞的伸展环境,而是岛弧环境,很可能与俯冲的大洋岩石圈后撤有关。俯冲的大洋岩石圈后撤的伸展环境对西天山的晚石炭世的岩浆爆发事件具有重要作用。
该成果发表在2014年的Lithos上(Tang, G.-J., Chung, S.-L., Wang, Q., Wyman, D. A., Dan, W., Chen, H.-Y., and Zhao, Z.-H. 2014. Petrogenesis of a Late Carboniferous mafic dike–granitoid association in the western Tianshan: Response to the geodynamics of oceanic subduction. Lithos 202–203, 85-99)。
广州地化所发现与俯冲大洋岩板片后撤有关的基性岩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