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 繁体 | RSS | 网站地图 | 收藏 | 邮箱 | 联系我们
首页 新闻 机构 科研 院士 人才 教育 合作交流 科学普及 出版 信息公开 专题 访谈 视频 会议 党建 文化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新闻 > 科技动态 > 国际动态
新成像方法揭示人类大脑如何适应损伤
备用的次要脑区可立即取代功能丧失的脑区
  文章来源:科技日报 张巍巍 发布时间:2013-01-21 【字号: 小  中  大   

据物理学家组织网近日报道,美国卡内基梅隆大学认知脑成像中心(CCBI)的科学家首次采用了一种新的组合神经成像方法,能够确切发现人类大脑是如何适应损伤的。发表在《大脑皮质》杂志上的相关研究报告显示,当一个大脑区域的功能丧失时,备用的次要大脑区域就会立即活化起来,取代不能工作的大脑区域以及它的“同盟者”。
CCBI主任马赛尔·贾斯特表示,人类大脑的一种特殊能力就是适应多种类型的损伤,如创伤性脑损伤和中风等,使得人们的大脑能在关键的脑区域受伤后,继续维持工作。而这也提示了人类如何能通过训练自己的大脑,使其变得更易于恢复。秘密就在于开发替代性的思维模式,令自己的大脑成为全能选手,以备不时之需。

研究人员借助功能性磁共振成像(fMRI)技术,研究了16个健康成人的大脑将如何适应暂时性的韦尼克区失效,该区域是大脑涉及语言理解的关键区域。他们在fMRI扫描的中间区域应用了经颅磁刺激(TMS)方法,来短暂中断受试者韦尼克区的正常工作。在进行磁共振成像扫描时,科学家会分别在TMS实施之前、之中和之后对受试者进行有关句子理解的测试。

研究团队在刺激韦尼克区后即刻测量了大脑的活动变化。结果显示,随着TMS的应用,韦尼克区的大脑活动明显减弱,但作为“后备”的次要大脑区域却被立即激活,并相互协调,支持个人的思考过程继续,而不会影响大脑对于句子理解的表现。这些“后备”区域包括对侧区域、紧邻受损区域的大脑区域和正面的执行区域。前两种备用区域具有与受损的韦尼克区相似的大脑功能,但在效能上要差得多;而第三种区域则发挥了战略性的作用。

此外,由于思考本身就是一个联网的功能,因此当网络中的一点受到损害时,邻近的其他区域也会随之受损。“人们在思考时会涉及多个脑部区域,而非单独一个大脑区域。”贾斯特说。在停止实施TMS后,大脑受伤区域及其附近区域会逐渐恢复至其最初的活动水平,而“后备”区域也将继续工作,这就意味着,在一段时间内,会有两个皮质小组同时作业,这也就解释了为何有时TMS反而能提升大脑的效能。

  打印本页 关闭本页
© 1996 - 澳门赌场 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02857号  京公网安备110402500047号  联系我们
地址:北京市三里河路52号 邮编:1008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