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研究人员日前在美国《国家科学院学报》网络版上报告说,他们发现了透明质酸的新分解机制。这一发现将有助于开发抗皮肤老化的新技术,以及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和骨关节病的方法。
透明质酸是一种胶状的氨基多糖酸,存在于组织间、关节头的滑液中和眼球内的玻璃质中,起到黏合、润滑和保护的作用。透明质酸新陈代谢速度很快,如果合成和分解之间的平衡失调,皮肤中的透明质酸含量就会减少,类风湿性关节炎或骨关节病患者体内也会出现透明质酸分子变小及含量减少等情况。为此,日本研究人员试图揭开透明质酸的分解机制。
日本庆应义塾大学等机构的研究人员使用皮肤成纤维细胞,采用“微阵列分析法”和“RNA干扰法”,查明在数万个基因中,只有当“KIAA1199”基因的表达受到抑制时,才会使细胞的透明质酸分解能力显著降低。而向不能分解透明质酸的细胞植入“KIAA1199”基因后,细胞可重新获得分解透明质酸的能力。
研究人员指出,“KIAA1199”基因正是在透明质酸分解过程中起关键作用的分子。该基因在关节滑膜处的异常表达可导致透明质酸过度分解,成为类风湿性关节炎或骨关节病病情恶化的重要原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