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立尼达和多巴哥的拉布雷亚沥青湖是世界上最大的天然沥青湖。图片来源:lan Brierley
沥青湖内极小的水滴中也会蕴含着丰富的生态系统,例如细菌和甲烷生成菌,如果以科学的方法利用该特性将有助减少漏油事故。
研究者调查了特立尼达和多巴哥境内的拉布雷亚沥青湖,发现只需极少量的水便能够支撑以石油为食的生物体的生存。研究者将这一发现发表于近日的《科学》杂志上。
拉布雷亚沥青湖内的水滴只有几微升大小,或者说只有一滴水的1/20。研究者在对从水滴中提取的DNA进行测序后,发现了大量细菌和甲烷生成菌以及一些单细胞生物体。研究者将琥珀油与蒸馏水混合作为对照组,发现微液滴内的化学成分与前者完全不同,这意味着微液滴内的生物体在不断地处理石油。
该小组曾推测这种生命只存在于沥青湖的底部,因为那里的油会与地下水相互混合。然而事实证明,极小型的以石油为源泉的生物圈可以分散在整个沥青湖的水滴中。
加拿大埃德蒙顿市阿尔伯塔大学石油微生物学家Julia Foght也在加拿大的油砂中发现了类似的生物体样本。但是,这些样本是从油井内提取的,而工业作业会向油井内注入清水,人为干扰了水滴的生态系统。Foght说:“想找到纯自然的样本实在是太难了,这类研究的优势在于研究者能很容易地从水面收集样本,甚至直接观看。”
新发现为石油公司降低储油库内的生物降解速率提供了一种潜在的手段,生物降解后的石油残渣很难被提取出来,因此也被称为重油。卡尔加里大学的石油微生物学家Gerrit Voordouw说:“如果想要避免生物降解的发生,你应当避免储油库内生成微液滴。”
微液滴还可能有助于清洁已经泄漏的石油。明尼苏达州美国地质调查局水文学家Jared Trost说,如果油管泄漏的区域位于多沙的地下,那么这些微液滴可能会自然生成。Trost和同事已经开始着手在伯米吉地区开展此项研究。
一些科学家已经开展了更进一步的研究。华盛顿州立大学天体生物学家Dirk Schulze-Makuch说,地球上沥青湖内的情况可能与土星卫星泰坦上碳氢化合物湖下的情况相似,而甲烷和乙烷能够与地下水相互混合。Makuch认为,泰坦与其他星球上的类似地区可能比科学家原先预想的更加适合生命的繁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