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 繁体 | RSS | 网站地图 | 收藏 | 邮箱 | 联系我们
首页 新闻 机构 科研 院士 人才 教育 合作交流 科学普及 出版 信息公开 专题 访谈 视频 会议 党建 文化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院士 > 院士建议
李培根:面对危机,我们能够找到什么机会
  文章来源:科学时报 记者 陆琦 发布时间:2009-11-03 【字号: 小  中  大   

  “金融危机对我国高校未产生很大影响”

  过去的一年对于整个世界来说都是困难的一年。金融危机导致许多国家经济衰退,政府财政困难,劳动力市场就业紧张加剧,对高等教育也带来了直接和间接的影响。

  谈及金融危机是否对我国高校产生影响,华中科技大学校长李培根院士表示:“看不出金融危机对我国高校产生了很大的影响。”他解释说,第一,总的来说,国际金融危机对中国的影响比较小;第二,高等教育并不在经济范畴之内。“金融危机中,国家并没有减少对高等教育的投入,相反,由于国家推行了一些刺激经济的政策,使得高校在科研方面还多了一些机会”。

  李培根说,唯一让大家比较担忧的就是大学生就业的问题。受金融危机影响,大学生就业情况肯定会比往年稍微困难一些,这是一个大的形势,不仅是中国,全世界都一样,是不可抗拒的。但事实说明,对于中国大多数高校来说,大学生就业问题并不是很严峻。

  “我们能够找到什么机会”

  “大学是在持续不断的传承与变革中向前发展与变革的,大学必须回应各种变革时代所带来的机遇和挑战。”面对金融危机,李培根更关注的是如何在危急中寻找机遇、寻求发展。

  “金融危机后,大学都在关注能否从中找到什么机会、能不能多获得一些资源、怎样吸引更多的海外学子回国。同时,也开始重新审视学校的各项工作。”李培根认为,其中很重要的一项就是,反思社会需要什么样的人才、哪些专业的学生更加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就业问题促使大学开始思考未来的专业该如何进一步适应市场的需求”。

  为了解决目前的大学生就业问题,政府采取了很多措施,大学的压力也很大。李培根指出,大学在此问题上能起一些重要作用,但关键在社会,在社会所能提供的总的就业机会。“宏观地讲,社会对大学生的容纳量是最影响大学生就业率的。当总的社会就业容量确定的时候,一些学校就业工作做得好,学生的就业情况好一些,但另一些学校的学生就业情况肯定就不会理想。”李培根说。

  “当工人未尝不是一件好事”

  在就业问题上如何才能解决得更好一些?李培根认为,作为学校,要加强与社会、业界的联系,引导学生与业界联系起来开展学习与实践。但更重要的是要对学生做一些思想工作。“因为就业难的问题,在某种程度上体现了就业观的问题”。

  在李培根看来,中国的工作机会是很多的,只不过大学生常常抱怨“这个工作不适合我”,很多大学生只要是找不到理想的工作,包括工作城市不是自己想去的、薪水达不到自己希望的,就不去,就说工作难找。“在找不到满意工作的情况下,‘退而求其次’是明智选择”。李培根建议大学毕业生在找工作的时候适当降低自己的心理预期。

  此外,李培根指出,一些基层工作对于个人的成长是很有帮助的。他说:“我大学毕业后在工厂当过工人,现在回想起来,工人也不是白当的。”当一段时间的工人,可以对工厂的方方面面的情况有一个全面的了解。在技术方面,对于基层工艺上的问题可以有更深入的体认,这很重要;而且,了解更多的一线的实际情况,有朝一日走上领导岗位,对于个人的发展会很有帮助。

  李培根同时表示,并不是要大学生毕业了都去当工人,只是在工作比较难找的情况下,短期当一下工人也未尝不可。他告诫大学生千万不要短视。“无奈的选择中有时也蕴藏着机遇。要善于从人生的痛苦中寻求新的生机、新的免疫力,使人生走得更顺畅,而不是一味消沉下去”。李培根告诉记者,在他接触的校友中,现在取得最大成就的往往都有屡屡不能“得偿所愿”的经历,“恰恰是不满意的时候,才会拼命地想去寻找新的机会”。

  针对目前多数大学生不愿下基层、去边远地区工作的情况,李培根强调,大学生应该具备宏观思维。除了专业学习外,要了解企业、社会的需求,以满足国家需求、引领社会进步为己任,学以致用服务社会。“别人不愿意去的地方,你愿意去,往往机遇就在那里”。

  打印本页 关闭本页
© 1996 - 澳门赌场 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02857号  京公网安备110402500047号  联系我们
地址:北京市三里河路52号 邮编:1008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