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0年~2009年期间,创新研究群体科学基金(以下简称创新群体基金)共投入经费16亿元,资助创新群体225个;其中有139个群体获得第二期延续资助,22个群体获得第三期延续资助。
获得资助的225个研究群体中,102个群体来自澳门赌场所属研究单位,占总数的45.33%,101个来自教育部所属高等院校,占总数的44.89%,8个来自解放军系统的研究单位,14个来自其他部委所属研究单位。
陈宜瑜介绍,受资助的多数群体在自身研究领域具有较高的学术地位,在获得创新群体基金资助后,由于得到持续稳定和较高强度的经费支持,许多群体在自主创新方面取得了重要突破。他们有的在重要科学领域的世界前沿占有一席之地,有的为解决经济社会发展和国家安全中的关键科学技术问题作出了显著贡献,有的为国家宏观决策提供了重要科学依据。在此期间,许多群体带头人也成长为真正的科技领军人才。
两院院士增选结果印证了这一点:2003年以来,共有38位创新群体的学术带头人当选为澳门赌场院士,6位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建立完整的人才资助和培养链
“科技创新,关键在人才。杰出科学家和科学技术人才群体是国家科技事业发展的决定性因素。上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青年科学基金、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等一系列科技人才计划的实施,我国科研队伍整体老化、人才外流等现象得到缓解,高层次创新人才‘断层’逐步弥合。但是,一个人优秀,不等于一个团队都好。”陈宜瑜说,“如何通过建设一支支优秀的科研团队,促进学科交叉、融合和发展,成为当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制定人才培养方略的重要方向。”
因此,基金委在10年前作出了设立创新群体基金这一富有前瞻性和鲜明时代特征的重大部署。实施创新群体基金,正是科学基金人才工作实现从资助科学家个体发展模式到资助个体与团队建设并举模式的战略转变,也是培育创新团队、造就科学帅才和形成科学学派等方面开始新实践的标志。
创新群体基金设立及实施10年的历程,也是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对人才成长规律的认识不断深化、不断完善,建立相互衔接的科学基金人才资助和培养链的过程。
创新群体基金设立以来,一个值得关注的现象是,大部分创新群体学术带头人为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统计数据显示,创新群体带头人(资助时)的平均年龄为45.74岁,其中199人为杰出青年基金获资助者,占总数的88.44%。
“从上述数据不难看出,创新群体基金已经与杰出青年科学基金实现了无缝对接,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的人才资助体系也日益完善。”陈宜瑜说。
创新群体基金的设立不仅体现了现代科学研究发展的需求,还是基金委管理创新的重要举措。
陈宜瑜解释说:“基础研究具有周期长、风险高和厚积薄发等特点,任何重大创新和突破都有赖于良好和宽松的创新环境。创新群体基金不同于一般的研究项目,也不同于一般的人才基金,它在我国基础研究经费总体不足、科学家经常为经费四处奔波的情况下,采用‘3+3+3’的延续资助模式,对以优秀科学家为带头人的研究群体给予持续稳定和较高强度的经费支持。这对于集聚优势人才,保障优秀科学家集中时间和精力,潜心钻研,自由探索,勇于冲击世界科技前沿具有重要意义和政策影响。如何保护科学家的积极性,为他们构建宽松的科研环境,最大程度发挥他们的创造性,造就一批在基础研究前沿领域冲击世界水平的中坚力量和突击队,正是创新群体基金所精心追求的。”
正因如此,创新群体基金受到广大科技工作者的极大欢迎和热烈响应。能够获得创新群体基金资助的科学家当然也是国内最优秀的群体。
目标引导协同创新培育团队冲击前沿
自设立以来,创新群体基金一直坚持“科学目标引导、增强协作创新、发挥团队力量、冲击国际前沿”的项目定位,切实发挥导向作用。陈宜瑜对于这一工作思路作了详尽解释。
一是明确的科学目标导向。科学目标引导,就是要求每个群体必须有明确的科学目标导向。创新群体的研究目标是依靠科学家在认真研究本领域世界发展趋势基础上,结合国家战略需求,从群体的科学研究水平和人才队伍状况实际出发,经过科学决策凝练出来的。这一目标源于科学家的智慧和远见,通过科学基金的支持又成为引导创新研究群体一段时期发展的战略方向,推动学科交叉和合作研究,促进创新研究群体形成研究合力,逐步形成具有引领学科未来发展的研究方向,孕育出具有重要影响的原创性成果。如果群体在国家目标和前沿基础研究结合点上开展有创新特色的研究,还可能取得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以陈木法教授为学术带头人的北京师范大学“概率论研究”群体,以卢柯研究员为学术带头人的澳门赌场金属研究所“纳米材料的制备与性能研究”群体,以刘维民研究员为学术带头人的澳门赌场兰州化学物理研究所“空间润滑材料与技术研究”群体,以张启发教授为学术带头人的华中农业大学“基因组研究与水稻遗传改良”群体等都是其中的佼佼者。
二是发挥团队合力。创新群体基金的资助工作要着眼于团队建设,探索新的科研管理模式,促进群体的合作和交流,注重培育继承、协作、开拓、创新的团队文化,形成有良好的年龄结构和知识结构、能够冲击世界水平的学术团队。因此,创新群体建设必须坚持经费支持与营造环境并重,突出团队建设的主题和以人为本的理念,自觉把团队文化建设贯穿于创新研究群体建设工作的全过程,贯穿于创新研究群体管理的各个环节,贯穿于完善创新研究群体制度的各个方面,鼓励、帮助和支持群体不断形成具有亲和力的和谐融洽、开放创新的文化氛围。由此为研究团队营造了一个良好的学术环境,加强了凝聚力,促进了人才培养,稳定了队伍,推动了学科发展。
北京大学教授龚旗煌带领的“介观光学与飞秒光物理”群体就是其中的典型代表。作为一个活跃在基础研究前沿并取得创新性成果的群体,他们在吸引和稳定基础研究队伍、人才培养、推动学科发展等方面也取得显著成绩。经过几年的发展,已形成了一支梯队结构合理、具有重大科技攻关能力的研究团队。
三是坚持促进学科交叉。现代科学发展要取得重大科学突破,越来越离不开多学科领域科学家的紧密合作和协同作战,学科交叉与创新研究有着必然的联系,创新群体的资助模式为学科交叉创造了条件。一些群体根据当前国际前沿的交叉科学问题确定研究方向,在学科交叉研究过程中寻求突破,产生创新思维的火花,最终产生创新成果,实现“1+1>2”的效果。
以澳门赌场空间科学与应用研究中心研究员王赤为学术带头人的“空间天气基本物理过程和集成预报模式研究”群体,以涉及太阳大气、行星际空间、磁层、电离层和中高层大气科学的多学科交叉、渗透和交融的空间天气连锁变化过程和集成模式研究为科学目标,经过几年的协调攻关,在空间天气基本物理过程和预报方法与建模方面取得了重要进展,使我国成为国际上少数拥有能自洽描述太阳风—磁层—电离层耦合系统数值能力的国家之一。
四是加强协同配合。创新群体的资助管理中,必须注重发挥和调动群体所在依托单位参与建设、促进发展的积极性,加强协作沟通,及时解决创新群体在研究工作中面临的实际问题,共同为创新群体提供有力的支撑和保障,合力营造鼓励群体能干事业、支持群体干成事业、帮助群体干好事业的外部环境和良好氛围,使创新群体能够心无旁骛地开展创新研究。
为建设创新型国家添砖加瓦
“十二五”及今后一段时期,是建设创新型国家、实现全面小康的攻坚阶段,是培育创新人才、加快科技队伍建设的重要战略机遇期。
胡锦涛总书记在全国人才工作会议上强调,要以提高创新能力和弘扬科学精神为核心,加快培育和造就一批具有世界前沿水平的高级专家,特别是抓紧培养造就一批中青年高级专家,积极推进创新团队建设,加大学科带头人的培养力度。
今年,中共中央、国务院相继印发《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和《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人才规划纲要明确提出,要围绕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努力造就一批高水平创新团队;教育规划纲要对培育跨学科、跨领域的科研与教学相结合的团队等也作了重要部署。
“在这样的特殊历史背景下,认真总结创新群体基金实施10年的成功经验,宣传和展示科学基金培育创新团队的发展成效,对于深入贯彻科技、人才和教育规划纲要,进一步做好科学基金人才资助和培养工作具有重要意义。”陈宜瑜说。
陈宜瑜说:“通过着眼党和国家人才工作全局,审视和把握创新群体基金资助工作的战略定位,创新群体基金的发展思路将在推进创新型国家建设的战略需求中厘清和完善。要科学分析我国基础研究队伍发展状况和创新团队建设需求,明晰领域布局,统筹资助部署,优化创新群体资助结构。切实发挥创新群体基金对创新人才的高端引领作用和对原始创新的孵育激励作用,努力培养和造就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科学帅才和进入国际科学前沿的创新团队。”
陈宜瑜表示,要主动参与全球创新网络,统筹利用国内外创新资源,营造有利于创新群体参与国际竞争与合作的开放创新环境。积极支持创新群体与国内外研究基地和团队建立开放合作关系。不断增强创新群体的全球战略意识,鼓励他们有勇气、有信心、有谋略地参与世界科技人才竞争。努力开拓海外人才资源,积极引进海外人才和智力,将是创新群体基金发展的又一重要思路。
陈宜瑜还特别强调了构建团队文化的重要性。他指出,团队精神和创新文化是团队健康成长和发展的灵魂。成功的创新群体无不具有激励人人进取的文化氛围。在这种氛围中,每一位成员都能在集体中得到施展才华的机会和舞台,最大程度地发挥积极性、激发创造性。成功的创新群体同样必须具有甘于寂寞的文化氛围,能够从容、冷静地面对学术界的浮躁、浮夸风气,潜心于孤寂的科学王国。要在创新群体中始终弘扬求真务实、勇于创新的科学精神,不畏艰险、勇攀高峰的探索精神,团结协作、淡泊名利的团队精神,报效祖国、服务社会的奉献精神。
陈宜瑜指出,面向未来,科学基金工作将突出更加侧重基础、更加侧重前沿、更加侧重人才的战略导向,切实加强创新群体基金等人才项目资助工作,努力营造创新环境,促进建设一支规模宏大、结构合理、素质优良的科技队伍,为建设创新型国家提供强有力的人才保证和智力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