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发展模式的转变是最重要的节约途径
随着市场机制的引入以及加入WTO,中国越来越融入到世界经济体系中。大量国际资本的涌入,使中国的生产方式和消费方式迅速向发达国家看齐。在中国,与国际接轨成为最流行的词汇之一。在中国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做着美国梦。
然而,美国梦并不适合中国。美国的繁荣实际上建立大量消费资源的基础上的。美国以不到世界5%的人口,消耗着世界1/5的能源。美国等发达国家的资源效率较高,但他们的人均能源消费也高。中国目前全社会能源利用效率比起工业发达国家来约低20%,但要弥补这20%的差距,提高能源使用效率,需要起码20年的艰苦努力。而同时,中国人均能耗的仅是美国的1/8,日本的1/4。这些数字说明发达国家消费方式的资源密集度比生产方式的资源密集度高得多。现在我们是一方面在生产领域下大力气降耗,尽管其潜力有限,另一方面模仿、追求高耗能的消费方式。
还有一组数字可说明发达国家的经济增长方式是能源密集的。1990年-2002年的12年间,中国能源消费总量由8亿7992万吨标准油当量增长到12亿2857万吨标准油当量,增长了39.6%;高收入国家能源消费总量由 42亿9913万吨标准油当量增长到52亿0112万吨标准油当量,增长了21.0 %;其中一向以节约著称的日本,其能源消费总量由4亿4592万吨标准油当量增长到5亿1693万吨标准油当量,增长了15.9%。中国增长率高是因为基数较低。12年间人均能源消费量中国仅增加185千克标准油当量,高收入国家增加了536千克标准油当量,其中日本增加了448千克标准油当量。这就是说12年间人均能源消费量高收入国家增加的是中国的2.90倍,日本是中国的 2.42。而这12年间,中国经济是处于粗放增长阶段的快速增长,而美国和日本则是集约型的经济增长,一个低速,一个停滞。(数据来源:中华人民共和国统计局,《国际经济统计年鉴2005》,中国统计出版社,2005,北京)。
发达国家的这种能源密集的经济增长方式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所决定的。资本主义经济是以资本增值、利润增长作为首要目的,这决定其必然追求毫无节制的经济扩张,一方面快速消耗能源和材料,另一方面向环境倾倒越来越多的废物,导致环境急剧恶化,地球环境和资源的承载能力的限制被忽视。这种迅猛的增长是建立在高消费基础上的。发达国家的消费水平远远超过了按人均途径所应享有的地球环境和资源的份额,消费中存在大量奢侈性、浪费性、炫耀性、攀比性的消费。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发达国家的这种生产方式和消费方式迅速向全世界扩展。目前,人类活动已经超过了地球生态承载能力的20%(WWF,2005)。
对资本增值的追求,使得资本主义成为一个金钱万能、财富至上的社会。这样一条财富为本的发展之路,不但使人类付出了昂贵的资源环境代价,而且由于把人物欲化、工具化,而使人类承受着人文精神失落的恶果。从20世纪60年代开始发达国家已经开始反思这条弯路,并对这条道路不断进行调整,给发展增加人文含量,注重向人文发展方向的转轨。环境主义、后现代主义、反全球化运动、可持续发展等新社会发展思潮和运动的兴起,反映着对既有发展模式的批判与反思。
在1998年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阿马蒂亚•森的推动下,联合国开发计划署(UNDP)从1990年开始,每年发表一份不同主题的《人文发展报告》,以倡导和推行人文发展。这一系列的报告在新的高度上重提“以人为本”的发展思想,提出了经济发展为人的全面进步服务的主张。《人文发展报告》还突破了单纯用经济增长衡量发展水平的传统做法,用由预期寿命、识字率和人均GNI三方面指标构成的人文发展指数(HDI),考察一国不同时间的人文发展变化和比较不同国家人文发展水平。反映了对传统发展之路进行人文主义校正的努力。人类发展指数远远超越了经济领域,力图兼顾工具与目的、效率与公平、眼前与长远、局部与全局之间的平衡与和谐。这种人文主义的努力,有助于用较少的资源,实现较多的国民福利,有益于节约型社会的建设。
然而,在资本主义条件下,对传统发展之路所进行的人文主义校正的努力无疑属于改良性质,都无法触动以私有制为基础的资本主义的市场经济制度,以及由这一基本制度决定的生产方式和消费方式。事实表明,尽管发达国家在能源的生产效率上高于中国,而且在消费的资源节约上采取了很多措施,但传统的生产方式和消费方式使得他们难以改变这种不顾资源制约、无节制的线性增长模式。
发达国家的道路不适合中国的国情,中国必须通过变革走出一条新路。然而,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进程以及中国加入WTO,中国在发展模式上的选择余地变得小了很多。WTO的规则号称是世界的经济宪法,各国都要遵守。所以,中国在建设节约型社会的过程中不可避免地要受到WTO的制约,以及传统生产方式和消费方式的制约,要求中国进行不懈的探索。
二、建设节约型社会必须有一个节约型政府
建设节约型社会有赖于一个尽职尽责的节约型政府。特别是在中国,政府有着极大的配置资源的权力。社会上,政府大概是能够支配别人的钱而又较少受制约的最大的机构,浪费的动机较强。这决定了,没有节约型政府,就不可能有节约型社会。政府至少应认清自己在如下几个方面的责任:
(1)通过政策干预,缓解由于市场失效造成资源浪费方面的责任。资源与环境被严重地无价或低价的经济使用是我国自然资源加速耗减、生态环境加速恶化的重要原因。我国政府在资源规划、行业节能发展的指导与管理、价格和税收政策方面均很薄弱,有待于大力加强。如果将中国的资源价格与相应资源加工品价格相比,可以发现资源价格显得非常低廉。举一个资源价格偏低的铝土矿的例子。氧化铝的价格约为铝土矿价格的20倍左右;而铝的价格则是铝土矿价格的81倍。这属于市场失效,政府理应干预。
(2)成为全社会厉行节约、廉洁自律的表率的责任。财政支出监管松懈,职务消费开支过大,行政管理成本提高过快,对奢侈性消费缺乏控制,是各级政府普遍存在的问题。我国存在的奢华之风很大一部分来自各级政府。中央应抓住建设节约型社会这一契机,下大决心,使政府支出规范化、政府形象简朴化,变高价政府为廉价政府。
(3)重大项目科学决策的责任。我国由于决策失误造成的资源浪费极其严重。必须加快决策科学化与民主化的进程。国内外大量的实践表明,没有决策的民主化,就没有决策的科学化。只有提高透明度、促进民众参与和监督的程度,才能最大限度的减少失误。
在我国向“以人为本”发展的道路上,很难想象重大项目论证中仍然没有其利益相关者参与;同样也很难想象在政府转向求真务实、更忠实为社会服务的改革中,重大项目决策仍然没有明确的责任人,继续搞神秘化。决策人的权利与责任不对称,已经给我国的建设事业造成了难以计量且又无从追究的损失。在这个问题上,亟待突破性的进展。应把扩大民众参与和监督权、实现人民群众真正当家作主作为人文发展的重要内容。
要解决建设节约型政府的问题,根本途径是深化中国的政治体制改革,要加快政府职能改革的步伐,进一步健全中国的民主和法制。法律不够健全和普遍存在的有法不依、执法不严的问题仍很突出。近些年来,中国在可持续发展方面加快了立法进程,许多方面已经有法可依,但也还有一些重要方面的法律制度还不健全,仍然需要进一步加大立法力度。目前,更为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是行政执法问题。许多地方政府单纯从经济发展的眼前利益出发,不重视保护自然资源和环境,有法不依、执法不严的情况比较普遍;还有一些官员乘制度不健全之机,以权谋私,官商勾结,大肆滥用或者掠夺土地、矿产等自然资源,严重污染、破坏环境。如,《节约能源法》,该法实施8年来,没有一个项目因节能设计不合理被叫停,没有一个单位或个人因浪费能源而受到法律追究。
另外,必须解决中国现行的行政权力过大,相关的民主和法制还不够健全的问题,中央与地方的财权、事权关系远远没有理顺的问题、缺乏规范和合理性,致使地方政府职能变形(为完成社会职能而成为准经济的创收机构)的问题。应当在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基础上,强化立法机关、司法机关的职能作用和社会公众的参政权,对行政机关形成强有力的制约。在可持续发展的法律制度方面,要明确授予立法机关对于可持续发展重大事项的决定权,对于行政机关相关行为的监督权;要明确和保障公民的资源环境权利,包括他们对于行政机关违法行为的监督权利和监督程序等。
三、建设节约型社会要求注重人文发展
中国面临着巨大的人口、资源与环境压力,然而,在现实中,资源浪费的现象非常普遍,这与我国人文发展不足有很大关系。
由于对“贫穷社会主义”的反思以及对“富裕起来”的渴望,使我国在一段时期里重蹈发达国家传统的以财富为中心的发展之路,社会主义的人文追求被边缘化。不少人把“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发展是硬道理”理解为经济至上,经济总量的增长被放在首位,其余目标都处于从属地位。精神文明和道德建设也都被看作发展经济的手段。所有问题都被“还原”为经济问题。这些都是典型的经济主义观点。
在实践上经济主义表现为盲目、片面追求财富总量(GDP)的短期增长,粗放式地利用自然资源、人力资源,粗放式地污染环境,忽略人的精神需求和人文追求、忽视人自身的发展(典型表现在不愿意在文化教育等方面多进行投资)。不改变这种见物不见人的发展观,建设节约型社会只是句空话。
经济主义在当代的一个重要表现是消费主义。20世纪后半叶以来,面对经济增长越来越受到有效需求不足的制约,消费受到前所未有的鼓励。消费主义应运而生。消费主义是一种严重短视和片面性极强的庸俗主义。消费主义不仅看重消费品的使用价值,而更要看重其象征意义;把消费看作是 “精神满足和自我满足”的根本途径。在市场面前,除了更多地占有物质财富,做消费机器,其他活动似乎不再具有任何意义。从全球来看,消费主义是造成奢侈性消费、过度消费和资源浪费的重要原因。在西方虽然有这些消费主义存在,但同时在宗教和精神层面上有许多的道德约束,知识界也有很大的谴责和声讨的声音,所以,消费主义者是有所收敛的,可是在中国,商业化、消费主义常常受到鼓励,而越发缺乏分寸和节制。
中国市场导向的改革在给中国经济注入强劲的活力的同时,空前激发了中国民众的物质欲望和意念。强大的媒体每天都在传播着经济主义和消费主义理念,人们的人文追求急剧弱化,人文发展明显滞后。一方面,基尼系数不断攀高,教育经费相对支出至今仍保持在亚洲最低水平,另一方面,个人主义、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消费主义盛行。消费主义在中国与好面子的传统,暴发户心理和公款消费相结合,使在中国盛行的奢侈性消费、奢华之风愈演愈烈。如果一个社会资源节约的正气得不到张扬,社会上便会出现追逐奢侈,炫耀阔绰的风气,特别可怕的是一些领导人是以政府、国家的名义,以城市的名义在大型公共建筑和城市面貌上大肆浪费公共资源,而且,理直气壮,甚至只许称赞和自夸自耀,不许别人批评。如果对这些陋习不加以批判,则节约运动难以取得实质性的进展。
另外,人文发展不足会使财富手段的有效性下降。财富手段有效性的下降意味着资源效率的降低,也是一种浪费。追求幸福是人们生活的目标,财富是其手段之一。“人们生活幸福的程度与财富有关但并不由财富的多少来决定,而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生活信念、生活方式和在一定生活环境中的对比感受”。在人们的基本需要得到普遍满足的社会条件下,人们生活得幸福不幸福,更多地依赖于财富分配的公平、公民个人心态的健康以及人际交往的和谐和深度。“随着经济发展和人们文化水平的提高,会有越来越多的人不再把幸福等同于物质欲望和感性欲望的满足。”一项调查表明,从1945年到1990年美国人均收入增长约3倍,但是,人们的平均幸福感不但没有成比例上升,反而略有下降。这反映了财富手段的非有效性一面。
长期计划经济的低效率和“文革”的动乱曾使中国人民遭受物质匮乏之苦。在改革开放之初,经济增长带来了人民生活的普遍提高,财富增长作为实现幸福生活目标的手段是有效的。随着中国经济总量的持续增长,由于人文发展的不足,我国社会不和谐的现象反而加重,这一事实表明,财富作为实现目标的手段的有效性出现降低。财富增长对实现社会目标贡献的下降,可以理解为是对增长所耗费的资源的浪费。加速人文发展,将提高财富增长的社会效用,客观上是对资源的节约。
所以,人文发展不足影响的是财富转变成发展目标的效率。我们往往只注意资源转变成财富的效率,而忽视财富转变成发展目标的效率。注重后者的效率应该是社会主义国家的特征。中央提出构建和谐社会和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都表明中央已经重视提高第二个效率。发展模式的转变是最重要的节约途径。传统工业化道路是建立大量消费资源的基础上的,并不适合中国。建设节约型社会意味着中国必须通过变革走出一条新路。这条新路应该是人文发展之路。走人文发展之路包含两层意思:
(1)建设节约型社会应有一个良好的人文环境。
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社会主义实际上反映的是一种文化、一种人文精神或人文追求。走人文发展之路是不言而喻的事情。严酷的现实表明,大自然尚可以满足少数人的贪婪,但不能满足几十亿人无节制的欲求。从经济主义和消费主义的可行上来讲,以经济主义和消费主义为导向的生产方式和消费方式是不可持续的。要实现可持续发展,人类必须控制自己的物欲,特别在在实现小康社会之后,应在建设自己的精神家园上下更多的功夫,这对于我们中国这样一个人口大国显得尤为重要。因而,转变传统的发展模式关键在于能够形成中国特色的物质生活简朴、精神文化生活丰富的生活方式。
“人是要有点精神的”。应该摒弃经济主义和消费主义,应鼓励人有更多的精神追求,要理直气壮地鼓励节俭,并要成为风气。在世界,是百年来的现代化和商业化,在中国,是近10年刚膨胀起来的大都市生活和商业的发达,特别是过度的市场化、商业化让人们对节俭这一传统美德淡漠了。
节俭是中国社会几千年的传统美德。新中国整整一代人是在厉行节约,艰苦朴素,自力更生,奋发图强这些政治传统的鼓舞下成长起来的,资源节约传统教育也是符合爱国主义的本义的。这些优秀的传统应当大力继承。用勤俭节约的传统教育下一代,规范社会的能源消费行为,尽量减少浪费性的消费,应是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中所要做的一件基础性工作。
对于要不要节欲的问题,存在着不同的看法。有人认为,如果以“节欲”的方式来实现资源消费的绝对减少,从而达到资源“节约”的目的,则必然引起消费需求不足,经济萎缩,失业率上升,社会萧条。这显然是片面的。首先,在社会中个人的欲望不可能不受任何约束,无论是公众的还是生产部门的资源消费行为,都需要由社会来加以约束,公众的能源消费行为,需要有人指点,引导,要对不当行为进行矫正,对青少年进行行为规范教育,倡导科学、合理、有节制的消费行为是建设节约型社会的重要内容。其次,当人们的收入水平达到一定水准之后,一般来讲,人们的“节欲”不会在基本需求方面,而往往是在奢侈品方面。这正是需要抑制的。如果人类公认是美德的事情在一个制度却变成了问题,那么,这个制度将是不可持续的。
(2)人文发展是实现节约的有效路径
人文发展强调的是以人为本。以“财富为本”的发展和人文发展途径在两方面存在差异。一个是最终目标不同;另一个是不同手段的有效性存在差异。人文发展途径总体上就是两千多年前亚里士多德的思想的体现,即“财富明显不是我们追求的东西,它只是实现一些其他东西的有用工具”。
我们追求的发展目标是什么,按照马克思的理想是人的全面发展。阿马蒂亚•森(Amartya Sen,1998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以关心国民福利的增长和倡导人文发展著称。阿马蒂亚•森等把人文发展的定义是“扩大人的选择范围”,以及“发展的目标是为所有人提供过上充实生活的机会”。对那些见物不见人的做法进行了批判。
我们党提出的“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以及构建和谐社会的发展目标,是对以财富为本的传统发展观的修正。我们搞社会主义就是要通过合理的制度安排实现社会和谐与公平。制度安排和财富增长都仅是手段,社会和谐与公平、正义才是我们的目的与追求。显然,这是一条人文发展的道路。
科学发展观要求经济增长不能是无条件无约束的;发展和节约要两者兼顾;发展要尊重自然资源,要节约自然资源,要珍惜自然资源,提高资源利用率,注重发展的质量,注重社会生活的质量。所以,资源节约赋予了发展以一个新的、明确的原则。而传统发展观,是一种缺少约束的发展,不知节制的发展。很显然,资源节约型的发展理念和科学发展观是一体的,在这里,科学发展观、资源节约型社会与和谐社会是不可分的整体。
以人为本的发展不但是和谐社会目标实现的保证,同时,也是建设节约型社会的根本途径。财富作为实现目标的手段,其有效性由目标的实现程度决定。
以人为本的人文发展是以和谐社会为目标的。它所强调的是平等机会的创造和人的基本需要的满足,注重国民福利的改善和贫困减缓,注重为全社会成员提供更广泛、更优质的教育、医疗服务和社会保障以促进人的自身发展。在这样的目标或在这样一种发展模式下,同样的财富会给人们带来更多的福利,或者说,同样的福利只需要较少的财富,意味着耗费较少的资源,对资源节约、环境保护所产生的积极影响是显而易见的。何况人文发展所倡导的“物质生活简朴、精神生活丰富”、注重人的精神需求和人文追求的生活方式对于节约社会的建设更是不可缺少的。
总之,中国资源节约型社会的建设,一方面要改变那种无节制、无约束的增长模式,中国的增长应该是资源约束下的增长;另一方面要提高两个层次的资源使用效率。第一个层次是资源转变成财富的效率,第二个层次是财富转变成发展目标(或国民福利)的效率。第二个层次的效率之所以往往被忽视,其原因在于社会主义价值观在我们很多同志的头脑中被淡化。在中国,第一个层次效率的提高很大程度取决于投资质量和有效性的提高,第二个层次效率的提高主要取决于人文发展与和谐社会的构建。最后,中国资源节约型社会建设的关键在于有一个节约型的政府。而实现这些,一场深刻的变革是不可避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