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几天,中国古代哲学家墨子在时隔千年之后火了一把。
此次事件缘于一个叫量子卫星的家伙。量子叠加、量子纠缠、薛定谔猫、单光子探测……虽然量子卫星着实显得有些烧脑,但很多网友还是表示,和隔三差五搅动朋友圈的明星八卦相比,倒是情愿被这种有营养的科学信息刷刷屏。
对于普通公众而言,量子物理是一个天书般的概念。但通过这次火力集中的科普报道,相信量子物理已被更多的人知晓,并激发了人们深入了解的热情。
墨子亦是如此。很多人知道他的兼爱非攻思想、城邦防御之术,却鲜有人知道他的小孔成像、“光学八条”,以及他构建的中国最早的逻辑体系。从这个角度说,科学家将此次发射的量子科学实验卫星取名“墨子号”,或许更加体现了对科学本身的敬意,也给了人们一个了解中国科技史的窗口。
“墨子号”掀起的这次舆论狂欢,固然与国内媒体集中宣传密不可分,但或许这还不是根本原因所在。多年来,我们见证和经历了太多的重大事件,但很多时候都是媒体与公众在自说自话。所以,笔者更愿意相信这是人们内心的转变。
在知识爆炸与信息聚变的时代,每个人的内心深处都有着一份对未知世界的欲望与好奇、对科学知识的希冀与渴求。从《星际穿越》《火星救援》这些科幻电影的大热以及后续引发的巨大的科学传播效应,到《时间简史》《上帝掷骰子吗》《万万没想到:用理工科思维理解世界》成为畅销书,或许都体现了公众兴趣追求的渐变。
与此同时,有不少非专业人士开始对高大上的科学事件有了更深的思考,甚至提出了自己的看法,此次“墨子号”事件也不例外。但笔者认为,科学的前行从未远离过怀疑与争论,也正是不断释疑让科学从蒙昧的枷锁中挣脱,给了人类一个从未想见的大千世界。
作为一个具有高度专业化门槛的领域,科学在社会生活中往往处于相对边缘的位置。此次“墨子号”量子科学实验卫星刷爆朋友圈实属难得。或许在很多人眼里,它只是一个好玩的概念,又或是茶余饭后显示自己博学多才的谈资。但不管怎样,从少有人问津到“众声喧哗”本身就是一种进步。理念上的偏颇可以通过“以时间换空间”的耐心来修正,而这也正是科学媒体人的责任与追求。
理性与低调是科学的常态。不要奢望高冷的科学能长期占据舆论场的中心,只希望它能一点点走进人们的心中。“日拱一卒,功不唐捐”,守住这样的信念就好。
(原载于《中国科学报》 2016-08-23 第1版 要闻)